第二十七章 神器(4/5)
说着他接过蒋先生的一枚放大镜递给我,“元明清三朝古董瓷器大多是青花为主,如果用放大镜照一下,会发现多是深厚下沉,是后世绝难仿效的特征。”
我接过来辨认了一番,却有些尴尬的递还回去,因为并没有看出什么。
陇右道哈哈一笑,讲解道:“元朝盛行书法字体,又称元代书法,元初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文宗天历初建奎章阁,专掌秘玩古物,元文宗常幸奎章阁欣赏法书名画,书法一度出现兴盛局面。他本人也对此十分痴迷,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并且后世几代皇帝都继承了他的风格。
所以当时一度兴起了文宗体,在民间也是风靡一时。
你再看这小碗的瓷色,一种介于白釉或青白釉色调之间的瓷器,它与青白瓷最大的不同是,一般白瓷釉是透明釉,枢府釉温润而不透明。
由于釉色类似鸭蛋青色,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卵白釉瓷。
明初的曹昭,在洪武时期写的《格古要论》一书《古饶器》条中说:‘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曹昭是看到了印花中有字样的瓷器而写的。后人相沿成袭将此器称为枢府瓷。
而这枢府瓷是只有元代在景德镇设立的浮梁瓷局才有烧制。”
董俊笑呵呵的拿过小碗再次指给我看:“官窑的话印款肯定要使用文宗体,白捡的马屁不拍白不拍。但你看这字的字体和笔法。道光以后的款字泛青则散涣,而且浅淡上浮。这款乃是道光后的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