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赵吴共利列传·利咸传】(3/5)
从摄政元年到十六年,在利咸主政南郡期间,南郡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政治与经济核心。
南郡是夏秦帝国稳定南方局势,是开拓岭南的大本营,为帝国的冉冉升起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历史使命移交给武昌。
摄政十三年,时有臣子言:“南郡有七万常备之军,不若分东西而治,以免南郡守坐大,不尊关中号令。”
黑夫不允,遂罢言此事。
摄政十三年的南郡比始皇帝时期还要大许多,囊括了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大部地区,编户之民三百余万,被黑夫交到了利咸手中。
利咸只一子名利仓,结发之妻病逝后他并未再娶,而是专心于政事,施展年少时的抱负,南郡有大县十八,六十万户,俨然是重中之重。
黑夫因利仓残废一事,自觉有愧于利咸,加上念及乡党旧谊,每逢咸阳的工匠们鼓捣出什么新鲜玩意,总是优先惠及南郡,使得南郡的发展始终领先附近郡县一步,郡治江陵更是有“小咸阳”的美称。
摄政十二年,利咸卸任南郡守,调任三川守,治东周故地。
后继者无能,南郡随后几年的发展陷入极为缓慢甚至停滞的阶段,各县相争,竟越过郡守直接向咸阳汇报工作。
摄政十六年末,因吸取淮南之乱的经验,防止再次出现像韩信一样的地方大员反叛或被迫反叛,黑夫下令分南郡为临江、江陵和南郡三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