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韩信案淮南之乱始末】(上)(2/5)
这样的安排也是黑夫有意为之,就地升职留任法使得夏秦的统治能够直达乡里,落实国策和保障税收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强的动员能力。
而江东旧有的楚国勋贵也不足为惧,他们的遗老遗少在经历两次统一之战后已被消灭的干干净净,新的秩序很快被建设起来。
至于韩信的两个亲信部将,淮西尉陈胜驻扎下相外的东海军营,同时节制部分泗水郡兵,淮南尉赵衍驻扎在江北,统率淮南地区的东海郡兵。
理论上,薛、陈二郡也是骠骑将军韩信的辖区,但薛郡狭小、薛郡尉听命于胶东、临沂、琅琊三郡的郡守曹参指挥,而陈郡因为有屯粮重地陈仓的缘故,陈郡郡尉直属于中枢管辖。
这也导致在淮南之乱初期,韩信手中的可用之兵并不多,叛乱被控制在淮南的东海和泗水两郡之内。
......
摄政八年,韩信参与羽翼营主持修撰的《兵法大全》,他与羽翼营谋主黄石先生(张良)相谈甚欢,自己整理出多年戎马的心得,合“为将篇”、“为帅篇”与“奇谋篇”,又被称为“韩三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