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楚庭(2/5)
这次大朝会的目的主要是商议今年如何应对予国海寇南下劫掠的对策。
每年入冬后乘舟而来的海寇团像是一把悬挂在九州地区众多沿海部落头顶上的镰刀,贪婪而迅疾地收割着他们一年来攒下的食物与其他资源。
先前的临海部落苦海寇久矣,甚至每到秋冬时便会举族离开部落,将空空荡荡的营寨留给入侵者栖身,自己则藏匿于山林当中,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而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部落不再需要结盟自保,他们现在有一个强力的宗主——楚国。
也许是因为先前对南部部落劫掠太过严重使得战利品大大减少,也许是因为楚国派往四国岛的船队被予国发现使得他们有了戒心,这次予国海寇选择的首要登陆目标并非是楚国大本营所在的岛屿南部,而是岛屿东部距离海岸线较近的一些中小部落。
少量海寇陆续登陆的消息早在十几日前就传了过来,九州岛中、东部的部落酋长在秋天顺应大势选择归附楚国,在名义上属于楚国的封君,但实际上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自治与独立性,只在收获的季节向楚国王室进贡一批贡物,以此换取楚国的保护。
说是保护,实际上楚国也只能制止他们互相之间内斗,真到了予国海寇入侵的时候,楚国便不太愿意舍己为人了。
目前楚国的行政力量正忙于经营郢都与开发两座防御性城邑,短时间内并没有余力来消化这些距离郢城较远的部落,这也导致了大朝会上众多大臣、贵族们对于是否要救援这些部落产生了意见分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