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玄幻必须死

381、唯心与心学(2/5)

目录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支柱。”

“分别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也,是阳明先生对于前人心学的总结的第一次顿悟,他对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反思和认知。”

“他认为理学所言,君子需格知万物,而后能行,认为是有误的。”

“为了验证格物。”

“阳明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格过竹子,他盯着竹子看了几天几夜,想着关于竹子的道理和知识能否自动领悟,结果直到晕倒,也什么都没有得到。”

“通过实践,他知道,格物是行不通的。”

“单纯的一个竹子就这么难格,就算方法对了,要穷尽研究,一个竹子的所有知识,他也无法将其全部知晓,更遑论宇宙万物?”

“人,是无法知晓宇宙的。”

“格物本质上就是现代科学所做的事情,并且做到了极致,但是现代科学,数十上百万个领域,成百上千万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对于世界的领略,可曾有亿万分之一?”

“有一人,可以尽知宇宙否?”

“不能。”

“即便是那位博士,他研究出了大统一模型,对于宇宙的知晓程度,也不及亿万分之一,要以客观无穷去证宇宙唯一,哪怕博士的方法可行,也是南辕北辙。”

“真正的宇宙。”

“从来就不在外,而在内,这也是陆九渊曾领悟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阳明先生在龙场的时候,悟道了。”

“他说,心即是理。”

“针对前人心学总结,他是……”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你所看所知,才是宇宙,宇宙因你在而在,看似唯心,实则不然,心学并不唯心,这是主客观的和谐统一。”

“针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他是……”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份。”

“在心即理的基础上,阳明先生论证了世人皆可成圣,而成圣的缘由在于四个字——性自足也。”

“禅宗也讲见性成佛,不向外求。”

“所以,圣人自在心中。”

“心中圣人,如何表现出来,成就圣人,则是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扮演白胡子 早安新世界 秦时明月之无限打卡 我和我的联盟 抗日之谍战上海滩 刘老头的散财生活 旧日骑士 我在西游捡属性 急救医生佣兵路 写故事的人是故事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