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秦东出展望,邯郸风云渐歇(补二月十五号,求个订阅)(3/5)
这是送行之曲,这是同行之歌,这是大秦的文化,亦是大秦的赞歌。
这首赞歌并没有多久,但天地之间的附和却一直都在。
嬴政停下来的那一刻,底下兵卒的情绪也绷不住了,吼叫着,赞颂着这一首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这首赞歌持续的很久,就如同他们心中的热血,不曾磨灭一般。
“壮哉我大秦儿郎。”嬴政不知从何处拿出来的酒盏,里面装着最烈的酒水。
底下兵卒也不知何时拿到的酒盏,里面也是装满了酒水。
“碰——锵——”
这是杯子落地的声音,是嬴政敬他们的一杯酒水。
没有人去斥责这是否坏了伦理,也没人在意这个时候的规矩。
这群兵卒以最淳朴的心去装嬴政,他们并没有怀疑这酒从何而来,也没在意军中不准饮酒的命令。
“壮哉我大秦儿郎!”
一饮而尽,接着便是数万酒盏砸地的声音。
天已经完完全全的亮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该启程了,该踏上独属于他们的征途去了。
没有退缩,有的只有前进,没有懦弱,有的只有热血。
兵卒者,没有畏惧,有的只有前行。
一股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力量凝结在了一起,而这一切也只是因为嬴政的出现。
“出征!”嬴政心中不自觉的蹦出来一抹热血,这股热血是属于他这个年岁所拥有着的。
“我大秦儿郎皆是英才壮士,朕在这等着给你们封赏!”
没有人回话,也没人去回答,天地犹如寂静下来了一般。
除却行军的步伐,这片天地就再也没有旁的声音了。
“一路走好!”
……
与咸阳的豪迈不同,邯郸现在冰冷极了。
短短几年,换了三位君王。
赵国不比秦国,也不可能比的过秦国。
也就是宗室子弟死了个干净,不然怎么都得闹起来。
赵幽缪王(赵迁)看着底下跪着的李牧曲正二人,皱着眉头问了一句:“怎么,他们还是有异议?”
李牧低头不语,勿论怎么说,弑父登基的,伦理上是说不上去的。
无论赵幽缪王说辞有多么好听,但终究是经不起推敲。
赵悼襄王前几日还在叫嚣着,叫嚣自己被赵武灵王看中,有雄主之风,又怎么可能突然暴毙,甚至连尸首都找不到?
没有遗诏,也没口谕,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赵幽缪王就已经成了赵国的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