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甘露回春(1/5)
“他就是李林……”
“修的是三十六倍法图,学个九品道术只需要眨眼功夫。”
“阳平李家的本家子弟,前天就是他,开着跑车,拿着符铳,打得邹温深倒地吐血,最后还被青衣门的人给抬上车拖走了。”
“千万不能招惹他!”
转眼又是甲日,走在观学门前,听着两边小道士们的窃窃私语,李林只感觉头皮发紧,眼皮子乱跳。
为什么才过了一天,就传得他跟个耀武扬威的纨绔子弟一样。
李十三怎么样且不说,他可不是这样的人!
不过,对于这些人的看法,李林心里面并没有多在意。
整个白马县所有县学的学子中,除了他以外,最强的也不过是左家的一个小孩,不久前修成了二十六倍法图。
跟洞真宝镜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
如今的李林在白马县的学子们当中,就如同猴山上的虎大王,王八池里的玉蛟龙,根本不是同一个境界。
等通过春试到了青京,才是蛟龙入海,翻云覆雨的时候。
青京有九宗之中的玄道宗、阴符宗坐镇,汇聚周围数州,几百府县的英杰。
几大直属道院之中,李玉、邹良振这个级别的天才,不说车载斗量,有如路边的大白菜一样常见,那也得有三位数之多。
只有这些人,才有资格来试量一下北方七宿第一位,《斗宿镇敕玄感灵飞经》的成色。
而且,仙道五种基础法门,咒,符,器,丹,阵。
县学这一级别,作为打基础的阶段,也只教导“咒”这一种而已。
七八九品的道术,用洞真宝镜来解析,完全是杀鸡用牛刀,没有一点难度。
还差的太远。
“离春试只有四十天了,除了道法课还在按部就班的教习,其他几门课程,都在系统梳理县学一级的知识,在学生心中形成清晰的脉络,方便查缺补漏,提高成绩。”
“伯父说我文法经义这四科可以不听讲,道术要听,其实也不完全对,文法经义的课程,我也要系统的听一遍,把我本身的知识跟这世界的课本内容融会贯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