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新知州(2/5)
杜中宵没有说话。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知县,夏竦好也罢坏也罢,跟自己的关系都不大。依着前世的历史知识,范仲淹一党不能得罪的,不然越往后自己的路越难走,影响深远。但庆历新政最终失败,也不能跟他们走太近,不然几年后就要受到报复。最好就是两不得罪,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刘几道:“朝中党争纷起,好多议论都涉及到夏太尉。我找你们两个来,便是提醒一下,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公务上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夏太尉春秋正盛,不会跟韩相公一样不理庶务,以后一定要谨言慎行。做事勤勤恳恳,切莫对朝中政事指指点点,以免引起不快。”
杜中宵和赵抃拱手应诺。
此时亳州城里,除了知州外,就他们三个京官,刘几才叫过来特意吩咐。对于其他官员来说,夏竦再是落魄,在朝廷被排挤,身份地位与地方官员也有天壤之别,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三道四。京官不同,名义是上朝廷派到地方的,可以议论朝政。
嘱咐了两人几句,刘几又道:“夏太尉初来,今年州政不可有丝毫马虎。我们是属官,要为长官分忧。杜知县,你这半年在永城那里搞得十分兴旺,等到收了秋粮想来还会有余财。其他各县粮税暂时交不上的,永城先暂且垫上。夏太尉初来上任,跟转运使司只怕一时不会和谐,我们不要授人以柄。”
杜中宵本要推托,其他县的钱粮凭什么让自己垫,想了想,还是拱手称是。州里对永城的财政状况十分清楚,糊弄是糊弄不过去的,不如痛快答应。再者刘几说的是实情,现在朝中官员,包括淮南路转运使司,追着夏竦打的不在少数。让夏竦失了面子,怕他转过头来报复。夏竦能力不缺,书读得也多,但为人绝不是什么宽宏君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