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雨大宋

第92章 杖责(3/5)

目录

十三郎想一想,确实没听说过吃皇粮把朝廷吃穷的事情,不由笑了起来。向杜中宵拱手,愿随在身边做事。反正他家里父母正当壮年,还有一兄一弟,并不需要自己留在家中。

这个年代战阵上厮杀,其实没有那么多技巧,最关键的是身高体壮,披得了重甲,开得了硬弓。作战技巧无非是多练,上阵厮杀几回自然就会了。前边跟仇世隆打斗,十三郎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如果是在战阵上,十三郎可以穿更厚的甲,用更沉重的兵器,几下就能要仇士隆的命。

一切安排妥当,杜中宵让人押了常威三人,自己骑马,向不远处的营田务衙门行去。

营田务不属于永城县,有自己的衙门,平时由孔目官乔保平负责。此时孔目官的职权很重,用杜中宵前世的话说,差不多相于市里的实权处长。此时的公吏来源复杂,主管的事务也五花八门,既有跑腿看门的小人物,也有掌一方实权的厉害角色,是官员的补充。官是流官,到任换人,而公吏则多没有任期限制,在一个地方经营得久了,势力盘根错节,有的威势不下于官员。

公吏差役虽然经常合称,其实是不同的。公人一般是指衙前,又称衙前职员,既有召募的,也有轮差的,以轮差为主。因为重要职掌是“主典府库”,一有亏损便要用家产赔偿,所以称为重役。吏是指人吏,多为召募,职责一是催征赋税,二是管理场务仓库,三是协助审理案件。其来源,公人大略是传承自晚唐五代节度使的武官一系,人吏则传承自文官一系。至于这两者之外的随从、人力,就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了。差役,就多是指的这些小人物,包括治安体系中的弓手强壮之类。

大约来说,公吏相当于杜中宵前世的处长、科长、科员,他们大多都是有俸禄的。差役则相当于具体做事的办事员,以及大量的临时工。官员是制定政策的,公吏差役则负责执行。

乔保平是谯县人,少年也曾应科举,屡次不中,应募为人吏。因为特别能干,一步一步升到了孔目官。别看是吏,其职权比董主簿尤有过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文魁 变身作画大佬 摧毁玛丽苏 不死邪神 我气哭了百万修炼者 锦鲤王妃有空间 原来我是富二代 圣骨传 全能跨界王 我和二哈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