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抗灾力度(2/5)
这两位一胖一瘦,年龄也已经不小了,和那学员中的小孩子相比,却不像同班同学,更显是教书先生一样。
他们便是当初李世民亲自将他们从太学院调派到李佑的学院去了的。一来是因为李佑的确说动李世民了。
让他对李佑提出的那些学科有了认同感。可李世民也觉得现在的大唐很强大,很安稳,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不存在事态紧急的情况。自然发展就没有了必要性。
这是一个当代人的正常想法。大唐很强大,比其他国家都强大,发展什么的都没有必要。
想一想即便在后世。还有人在叫嚣。现在是超级武器威慑的时代,那些常规武器作用不大,应该减少产量和研发成本,军队也应该大幅度裁员。
因为反正是超级武器威慑的时代,感觉这些常规武器和军人的必要性就失去了。
在后世也知道,因为有需求,才会对哪方面进行研发。推动那方面的发展。
这些人作为后世人,也比这些古代人还要鼠目寸光。和现在的李世民一样,眼光太过于局限了。
李世民虽然对李佑的那些学科有了一定的认同感。觉得推广这些学科,制造那些工具,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好像也没有必要性啊。现在这样难道不好吗?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李世民现在的皇帝,真没必要做出未知的改变。谁知道下一步是不是深渊。到时候能不能吞了他自己都不知道。
相信秦朝,多么强大的帝国,却因为统治者残暴不仁,而落了个二世而亡的结果。
想想隋朝,也是多么的庞然大物。还不是三征高句丽全部翻船了,最终下场,自不用多提。
所言在李佑看来,双方同样是冷兵器。没有绝对的代差,还处于同一个维度。那就有着非常不确定性。
今天我能把你按在地上摩擦,明天可能你就能把我按在地上摩擦了。
李佑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他的思维没有被时代局限。他的思维还是唐宋元明清,他的思维还是蒙古入主中原,清兵入关,八国联军,华夏的多苦多难。
他的思维还是在那现代社会。那才是他熟悉的社会。他觉得将世界向科技道路上引领是有必要的。无论有没有自己的干预,这个世界走向科技发展也是必然的。
既然有必要,也是必然的。那与其等到一千多年后,在欧洲掀起工业革命,拉开工业化的序幕。
然后华夏这个古老的农耕文明开始被工业文明降维打击。李佑为何不能让华夏也开始点亮科技树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