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少时已识立业难(一)(2/5)
老人抬头看了关素依一眼,“收,小姑娘有好物件儿?”
关素依取出东西放在柜台上,“您老上手看看,开个价儿。”
老人拿起葫芦,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放大镜,细细的观察葫芦的镂空和蒙芯。看完又看鼻烟壶,包浆,光泽……足足看了七八分钟。
关素依这才开口,“我祖上是京都人,东西是太爷爷留下来的,都是清朝的老物件儿。”
老人似笑非笑的斜睨了关素依一眼,笑道“你这小姑娘心眼儿忒多,行吧!我也不说那些诓人的话,东西是老东西,但都不是名家,两件一万我全要了,这也就是我喜欢这些小东西,你去别家绝对给不了这个价!”
“行,成交!”关素依其实不太懂古玩,当年卖这些东西是在2015年,这中间还有十几年的物价差……
卖古玩最怕的就是卖了之后才知道真实价值!关素依不懂古玩,她也不纠结,利索的拿了钱,找了个手机店,花了一千三买了个手机!
接下来几天,关素依开始找厂家进货,这个时候一盘磁带的成本也就三毛钱,加上包装运输最后谈下来一块钱一盘,她一下子订了五万张,先付20订金,约定三十号到货,到货后三天内付清余款。
接着关素依开始租场地,在十五所大学附近预租了十几个报刊亭,呃……旁边的大伞下面的摊位!!
没办法,人家报刊亭都有自己的货品,不外租。
招了三十多个大学生兼职,约定好元旦三天,每天二百块,元旦之后每天下午五点到七点按小时算,每小时二十块。
忙完这些关素依回学校,找老师办理了走读。
李熏看见关素依高兴的拉着她的手,“依依,你回来了,怎么请了这么长时间假,身体好点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