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带着墓穴去旅行?(3/5)
因为脑袋里头早有设想,响虎很快完成了组装,整体设备镶嵌在洞壁的岩石层内,这样只需简单的隔潮隔湿等处理不用考虑设备外壳了,通风散热点直接由岩壁内挖出几个通往腐海不同处地下的通路,这样避免洞温度过高一方面影响设备,另一方面又避免被外部探测发现。
至于改善洞的生存条件?开什么玩笑,探索者机体哪儿有什么冷热和空气是否浑浊的感受?无氧环境内照样生存好么?
只是真正无氧的环境热能汲取炉是没法儿运转了,也意味着没有能源可用,所以原本的洞穴还是有几个分散隐蔽的通风口的,但对于一套哪怕是简易的梦境系统通风散热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
响虎想了想,直接在几处通风通路与洞穴之间都多挖了一条通路。
虽然是直接通向腐海垃圾深处并无出口的通风用通道,但是因为选取的都是废弃物堆积结构并不紧密有较多缝隙的地带,如果万一真的有逃生需求从下面出去也并不难。
调试结束后,响虎带着雅可可以及老鬼和岩浮登入了系统,由勃勃尔在外警戒。
那是块犹如倒扣过来的锅一样的天地,类似一个放大了很多倍到直径3公里多一些的圆形帐篷。
如果接入探索者机体够多能多余运算能力的话,空间还能按照同样的形式继续扩大。
按照詹姆斯的靠谱与不靠谱说法人类在野外或者远离居住地的地方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天地并非无垠,而是以错落的给人厚重凝实感受的砖石纹路长方形格子铺呈,让人感觉是置身于一栋巨大的建筑物内。
按照响虎和雅可可的了解,除了天生的恶趣味,詹姆斯的知识库内没有任何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但人家是负责编程的,当然只能由人家做主。
为了节省运算量,空间内空无一物,唯有正中心的地方燃烧着一堆巨大的篝火,了照明以及,温暖。
登入系统的人类可以根据要求在系统内生成一些简易的小木屋形成私人空间进行休息,可以生成一些结构简单的小部件,也可以在其中生成或烹制一些简单的食物。
毕竟是野外临时驻留的宿营地,系统的更多运算量大多留给给人们恢复感知与感受使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