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华国乐团的苦楚(3/5)
民乐在国内的地位不低,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很多从事民乐的音乐人都是国宝级的老艺术家。
和京剧团、话剧团等国家单位一样,民乐也有国家级的民乐团,享受政府拨款。
可也和京剧、话剧一样,民乐也早已式微,除了政府组织的大型文艺汇演,还有每年的春晚,基本上已经很难在其他地方看到民乐的身影了。
网络上也有民乐的节目,可受众却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本谈不上什么影响力。
民乐团除了拨款以外的最大收入来源,已经和京剧团一样,变成了售卖音像光盘。
而广大人民群众虽然大都知道民乐,但对于民乐的印象,却都是红白喜事上吹拉弹奏的民乐班子,土的要命。
即便是对民乐感兴趣的,叫得出几个技艺高超的民乐大师名字的人,一般也会认为民乐和京剧一样,都属于国粹,一般都在正式场合或是特定的地方欣赏,平日里根本不会想听。
可影子哥的国风音乐风格出现后,直接打破了所有人的固有印象。
原来民乐还能这么玩?
虽然换了个名字,摇身一变,变成了国风,但音乐圈的人都清楚,这不就是糅合了民乐的元素嘛!
但把民乐换成国风,的确感觉一下就高大上了不少。
而且人家糅合得确实好啊!
就一首《青花瓷》,半个音乐圈的人想方设法的模仿,却始终和人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