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抵押祖业的败家子(1/5)
酒具的飞速攀升,让那些心存侥幸之人仿佛看到了金山一般的商机。
每个酒具虽只需一贯铜钱,便宜的很,但也架不住他们购进的实在太多。
以前这些人在小农经济的理念中没有钱生钱的先进想法,挣到银钱后,便存入库房等着下崽。
如此做,倒也不失为巩固家业的绝佳之法。
但人性皆有贪欲,现在有了如此巨大的商机,哪里还顾得上保本之策,纷纷把这些积攒许久的家业皆倒腾了出去。
不过,原本铜的产量就不高,很多这样商贾官宦大家族们又不懂钱生钱之法,只要赚到钱,便储存起来,久而久之,市面上的铜钱只能越来越少。
寻常百姓家的交易哪有银钱兑换,只能以物易物。
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这些东西最后都便宜了李自成以及鞑子。
现在通过此法,加深这些铜钱的流通倒也算是个好事。
于家。
管家带着几分不快,报道:“老爷,咱已买进将近六万酒具了,家中的现钱都已消耗殆尽了,本来今年收的田租也收上了一些,剩下那些都是些穷鬼,就是卖了他们也没办法收齐,现在东山无条件接纳那些流民,老奴担心若逼迫太紧,会让他们拍屁股逃往东山,到时候咱地找不到人种,那样不仅难以收起租子,咱于家粮仓也蓄不起来了。”
这是实事求是之言,于富对此倒也并未反驳,道:“还有何处能收上些银钱?”
管家忙里忙外的,具体操持着于家的一些产业,在一些事情上比于富这个家主还要清楚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