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少年学堂的意义(3/5)
成年人都很忙碌,都在为即将而来的春耕做准备工作。
归属在县衙这个“国企”的佃户们,虽然一个个饿得像竹竿,但是基本上已经被清姨蛊惑了的他们,斗志昂扬,都等着开春后就投入进去,他们扬言要在几年狠狠的大干一场,存储第一笔属于他们自己的粮食。
有牛的猥琐大叔们,像是着了魔的邪教徒,清姨每次到场看他们一眼,他们会骨头发酥,傻傻的就把牛借给其他佃户们使用……
佃户的孩子们但凡超过十二岁,过了高方平理论中的“可塑造期”的,就赶回去他们父母的身边帮忙。十二岁以下的那些孩子,集中在校场那四面漏风的寒冷棚子里,像后世山里学堂的孩子们,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清姨负责调教他们的父母。贾晓红目下乃是他们的“校长”,燕青是副校长,负责教这些孩子读书写字,重点在于简单的算术,以及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
燕青是个满身才华的人,吹拉弹唱的本领乃是最强,但那些被小高相公批为奇技淫巧,不能在“少年学堂”传播。于是燕青教孩子们各种手艺的启蒙,涵盖了针线,绣花,木工,机械,铁器等等领域的启蒙。
是的这些东西燕青都会,但都谈不是专精。教授这些孩子启蒙是足够了,而且这家伙除了和高方平不怎么对付之外,比谁都耐心夜细心。
梁红玉目下是孩子们的领袖,还是官,所以孩子们都很崇拜她。于是她天天戴着虎头帽蛊惑人心,执行高方平最重要的洗脑策略,教孩子们《贼寇于军魂论》。不懂不要紧,跟着小萝莉喊口号就行,他们迟早会懂,也迟早会信的。
老话说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