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播-番外篇11--“无嗔”(3/5)
前面4句的意思很清楚,就不细讲了。重点是在后面的这几句:“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这四句是告诉世人,要有欢喜心,人处在这个世间,常常会和别人对立,常常有磨擦冲突,家庭也好,公司.社会也好,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难建立,总是有勾心斗角,急功近利之人,因此瞋怒之心不断,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从外在到内心,能常保持欢喜的心念和家人,同事共相处,人生必有一番不同滋味,面上能常做微笑的布施,口中常说关怀别人的话,心中有真心诚意,人生也会减少许多障碍,人间也能处处祥和(转自照德法师微博)。
“嗔”是啥意思呢?在百度百科中查到的信息如下。嗔,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怒,生气:~怒,~喝(hèㄏㄜˋ),~诟,~斥,~睨。第二种对人不满,怪罪:~着,~怪,~责。通俗的说是:仇恨心和愤怒心。在佛教中有比较深的见解。
妞妞你看,中文是多么有趣,这个“嗔”字,从字形上看是“口”加上“真”,意思就是口里说真话。在生活中,口里随意就吐真话,这还真是个危险的事情,待会给你举例子。
从读音上看,“chen”,读第一声,这声音听起来就很轻浮不庄重,有点像“嗤之以鼻”的感觉。
总之啦,这个字可以说是贬义词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