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竞争开始(3/5)
葛优也一改之前贺岁片中不着调的风格,演起帝王来也是气势十足,还有周讯和黄小明等人,光这群人的颜值和演技,就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还有电影的音乐和光影也都做的很到位。
至于剧情,聂唯只能说尚可。
倒不是不好,只能说太西方化了,虽然冯导演一直强调这部剧是东方特色的哈姆雷特,可实际上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却依旧有很严重的西方化,给人感觉就像是穿着东方人的衣服演的确实西方人的戏。
最关键的还是这部剧的走向,这部戏虽然号称东方化,但骨子里的路线其实走的还是西方化的路线,不像国内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一些悲惨的事情牵连到个人,让观众对悲剧的角色产生共鸣而对其生出可怜的感觉,相反这部剧则更像是西方电影中那种,主角自己很能作,然后把自己作死的感觉。
这真的让国内的观众很难产生那种共鸣感。
而且这部剧对角色的刻画也单薄了一些,像是婉后还有厉帝复杂的内心就没有表达出那种纠结,在庞大的设定下,这样的人物就不能完美的撑起剧情,自然也让观众感到看着不过瘾。
整部电影两个多小时,聂唯认真的看了一遍,评价不好说,估计会水火两重天吧。
事实上也正如同聂唯所想的那样,这部电影在影评人口中真的是那种水火两重天的评价。
有的说这部电影制作华丽,剧情突破国内固有悲剧模式。
有的则是觉得这部电影内容扭曲、空洞,角色没有魅力,纯粹是明星堆砌出来的所谓巨片,和之前陈导演的《无极》有的一拼。
聂唯看都这种评论的时候,想着无辜中枪的陈导演,此刻已经内心估计又在流血吧。
说是两极,但其实批评占了多数,这从某电影网站的评分就能看得出,上映四天,五万多人评价,分值只有可怜的5.3,在国内投资破亿的电影中排名倒数第二,好在下面还有一个《无极》垫底,那位更惨,只有4.7的评分。
而在这个评分中,三分的评价足足占据了百分之四十九,而五星的评价却仅仅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相比较一分的评价却高达百分之七点多,这个数据显然有些尴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