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中华潮流(2/5)
陈卓在好莱坞立足,将功夫(拳王系列)、强大(杀手之王系列)、精锐(特种兵系列)、神秘(超级惊悚系列)等词汇进一步在世界扩散。
但这种元素是陈卓个人带来的,是极个别的特例,不具备复制性。
所以,这部《蜀山传》便是陈卓将中华古文明以群体方式向世界推广的一种尝试。
《蜀山传》中的修仙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对于世界来说,则是充满了陌生的神秘色彩。陈卓脑海中有几十万本修仙小说,修仙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二十年后,这种修仙小说可以推向世界,让世界小说爱好者如痴如醉,苦苦等待更新。现在,通过包装改造,陈卓一样有信心让世界接受;
《蜀山传》中的古典服装、发饰文化代表着传统的复苏。中华汉服美丽、时尚,中华发饰潇洒、大方。让世界看看,千年前的中华服饰之美,岂是清朝马褂金钱鼠尾辫、日本和服月代头可比?
特别是玉文化的展示,各种玉佩、玉环、玉镯、玉简、玉圭、玉玺。这是中华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
《蜀山传》中的古典乐器文化也非常独特。焦尾琴、绕梁钟、震天鼓、龙凤笛、洞庭箫、采乐筝等等,中华古乐也有媲美西方交响乐的华丽意境。
《蜀山传》中的剑仙文化。青龙降魔剑、白虎九劫剑、玄武风刹剑法、朱雀隐唤剑、浮光掠影剑、九阳旭日剑...........风格各异,各种各样的剑法,加上绚丽的宝剑特效,展现出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剑文化底蕴。
中华剑文化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冶炼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宝剑广泛流传,士大夫皆以佩戴宝剑为荣,一些剑术应运而生。一些诸侯养的门客都有数百剑客作为客卿。
庄子更是对赵王做出庶人剑、诸侯剑、天子剑的阐述。
后世更有许多赞颂宝剑的诗句。
“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