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蒙娜丽莎》的真迹?(3/5)
后来,又有一个贵族请达·芬奇为他的情妇画一幅肖像,这个被称为“拉乔康达”(意为“微笑的人儿”)的女子,和蒙娜丽莎长得很像。
于是,一时懒惰的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脸部换成拉乔康达,画作完成后,那个贵族抛弃了拉乔康达,因而没有买下这幅画,后来达·芬奇应弗朗西斯一世的邀请去法国,这幅画也被随身携带。
普利策说,使卢浮宫增添光辉的是拉乔康达的肖像画,而真正的《蒙娜丽莎》后来流落到英格兰,在本世纪初被一家博物馆馆长、艺术鉴赏家威廉·布莱克买下,后来又被瑞士一财团收购,普利策便是其中的成员。
当然,在本世纪初,曾经有许多人发现了艺术品的价值,开始大规模地复制、伪造艺术名作,这让正统学术界——主要是法国那一票专家有理由怀疑伦敦的那幅是赝品。
但是,普利策博士对他的这幅画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而且提出了不止一个论点,他曾用显微摄影技术证实,伦敦这幅画上的指纹同达·芬奇其他作品上的指纹相同;
并且根据记载,蒙娜丽莎比拉乔康多年轻19岁,被画时披着一条表示悼念的面纱,在两幅画中,只有伦敦那幅显示一个更显年轻的女人披着漂亮的面纱;
不仅如此,还提出了另一个更经得起推敲的证据是,与达芬奇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桑西,当年在达·芬奇作这幅画时曾经作过速写,速写中的蒙娜丽莎背后有两根圆柱,而恰恰巧合的是,这两根圆柱出现在伦敦的肖像画里,而卢浮宫那幅的背景是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
当然了,在这岁月流长的这几百年以来,有不少收藏家各自声称他们藏有真正的《蒙娜丽莎》,据不完全统计,面世的“真迹”数量竟达60幅之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