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当接盘侠?(4/5)
雪上加霜的是,其竞争对手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将希尔顿告上了联邦法院,指控希尔顿的员工窃取喜达屋成功的“酒店加盟计划”,当时还在念书的杨橙对这件事印象很深刻,因为华尔街都快闹翻天了,喜达屋称这是“显而易见的企业间谍、窃取商业机密、不公平竞争和电脑欺诈”,美国司法部同意并开始调查喜达屋的指控。
不过两人在汉密尔顿詹姆士的支持下,总算是坚持了过来,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远去,以及乔恩格雷和克里斯托弗纳塞塔采取的“buy it, fix it, sell it(买下,整治,卖掉)”的策略为希尔顿带来了新面貌(这个策略也被纳入了众多商学院的教科书之中,作为经典的教学案例)。
凭借着在酒店行业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克里斯托弗纳塞塔一上任就实施一系列革新计划,包括将总部由加州比弗利山庄迁往弗吉尼亚州、更换高层管理人员,并大幅削减运营成本。
黑石集团还对希尔顿加大投资,并重组了其债务,2013年12月,希尔顿在美国上市,成为当时全球酒店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ipo,而在成功上市后,希尔顿的最大股东黑石集团也成为最大赢家,此时,希尔顿的市值已经翻了一倍多。
在重组和上市之后,黑石集团大胆推动希尔顿的特许经营策略,该策略让希尔顿用极少的投资就使带有希尔顿品牌的酒店遍地开花。
在黑石集团的管理下,希尔顿系统中的酒店房间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0万间,并且还有35万间房间处于规划之中,希尔顿还推出了新品牌来吸引更多年龄、不同阶层的客户。
此外,希尔顿还通过一些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交易来增加收入,2014年,希尔顿以19.5亿美元,将自己的标志性酒店,纽约华尔道夫所处的建筑所有权转让给了z国an邦保险集团,希尔顿还试图通过剥离其拥有的房地产部门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这一措施直接拉高了希尔顿的股价。
而在希尔顿上市不久后,整合和处理好酒店业务的黑石集团也开始不断减持股份,收回投资成本。
自2014年开始,黑石集团就通过多次交易,逐步清仓所持有的希尔顿股票,而每一次交易都代表着大把的金钱入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