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阿蒙,此战平叛轻松否?(2/5)
郑宝虽然依旧恼火,但刘晔所言也并无道理,且之前这则策略也是他深思熟虑以后方才决议采用的,这的确也无法怪罪到他。
无奈之间,他只得派遣一队队斥候重新潜返肥水一线,探查袁军的动向以及虚实。
而这一举动,却也被埋伏于浚遒已西的邓当所部切实的看在眼中。
但邓当却也并未进行阻止,而是任由敌军的探子离去。
因为他率部潜藏于此,是脱离了郑军眼线,并未被察觉到的,潜伏于此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好配合主力,出其不意的全歼郑军各部。
现在自然不能轻易打草惊蛇,暴露行踪。
不然,以埋伏在东面的郑宝,定然会“破釜沉舟”般的突袭历阳。
到那时,局势便可又不一样了。
但对于这部分郑军斥候的离去,邓当却是丝毫不担忧他们能够探听到多少有用的虚实。
反正现在肥水沿线已经被己方给全权封锁。
若他们真能探听到有用的虚实,那一定是袁耀愿意透露而出的讯息。
……
肥水已南。
自从北岸渡口的郑军留守军士被一击而溃后,袁耀便命蒋钦携本部军士,并调度周泰率本部兵士为辅助,一同前去攻略巢县。
以此作为突破口,切断郑军后路。
邓当所料的确不错,这几日来,袁耀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组织各部前去围歼潜藏于浚遒地界的郑军主力,就是在等待巢县的攻略。
他为了策划这一场战役可谓是煞费苦心。
并且此刻将吕蒙随时带在了身边。
其目的自然是要用一场典型的实战告诉吕蒙,一昧的冲锋陷阵只能成为勇将,无法左右战局,无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
这时候的吕蒙能力最多只能统领一部兵马冲锋陷阵,而对于统筹各部主力几乎没有太大的悬念。
并且,他对于读书学习也极其不感兴趣。
袁耀劝学的意义也微乎其微。
所以,他决定以一场战役告知吕蒙,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擅长独立的思维是多么的重要,读书学习又是多么的重要。
而这一场战役,袁耀所采取的策略便是原史上吕蒙曾率众袭取荆襄时,所用的“攻心”之策。
原史上,吕蒙偷袭下江陵城后,严肃军纪,几乎做到了不拿民众一针一线,然后关羽派遣前来交涉的使者,他都将这些使者安排与前线荆州军将士的家眷相见。
正是因为这一举措的实施,方才导致了坐拥数万精锐的关羽几乎在一夜之间散光,从而丧失了反攻江陵的资本,遭受了覆灭。
可以说,“士别三日”后的吴下阿蒙已经将谋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只不过。
就现在尚且年幼的吕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依旧崇尚以武为尊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