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会一会那孙伯符(3/5)
“现在据有兖州的兖州牧曹操率部东征徐州,连下十余城,兵围郯城,令徐州刺史陶谦只得暗自在城内苦称,毫无丝毫的反击余力。”
“所以,若不出所料,未来在逐鹿中原时,争夺中原诸州郡时,曹操将会是我军最为强劲的对手。”
一语落的。
袁耀连连点头表示附和,孙策之言的确太过正确。
熟知历史的袁耀自然知晓,未来中原战场将会是曹老板的个人秀,由其兼并众诸侯后全据各州郡。
而现今己方雄踞江淮地区,未来北伐路线必然会是中原。
所以说,袁氏与曹操间的势力早晚必有一战。
而此战亦将影响到中原诸州的走向。
瞧着孙策的一番番分析,袁耀对他远见卓识已经是有了深刻体会。
因为,孙策完全是凭借的见识几乎得出了与原史上众诸侯势力的走向。
这一点来看,袁耀是敬佩的。
这也由此证明了孙策的能力是多么的强盛。
故此,对于究竟是否启用孙策,袁耀亦还在抉择当中。
不过接下来,他继续说着:“阿策,你之前言希望我军收复庐江郡,全据江北地区后便率主力渡江东征江东六郡。”
“待我军全据扬州以后,汝觉得是举扬州之众北伐中原,还是继续向西继续逆江而上征讨荆襄地区呢?”
话音落下,袁耀继续对孙策出难题道。
对于这一点,孙策也并未刻意隐藏自己的锋芒。
他此刻是迫切的希望能够得到袁氏的任用,执掌兵权立下战功,好凭借功勋要回其父的旧部。
在他的思维里,得表现出自己的个人能力,令袁氏不得不任用他方才是正道。
若刻意表现差劲,那岂不是正好给了雪藏他的借口?
权衡利弊一番,孙策心底打着的算盘还是挺精明的。
闻言,孙策稍作沉思,遂道:
“公子,若以私心而论,其实策是希望将主力重心放在征讨荆襄地区,因为家父战死襄阳城下,凶手黄祖以及刘表皆是我孙家死敌。”
“策时时刻刻无不心怀着手刃仇敌的想法。”
“若公子在平定江东六郡以后,能够率主力平讨荆襄诸郡,为策复仇的话,那策将感激不尽。”
话音落下,孙策随即语气稍作停顿,方才面露严肃之色,郑重道:
“但从大局上来说,策不希望公子将主要目标放在攻略荆襄诸地上。”
“因为,在策看来,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如从寿春、汝南集结主力北伐,攻略中原诸州,以逐鹿中原。”
“只要能够克复中原,则王霸之业旦夕之间可成!”
“至于荆襄诸郡,一支偏师足以平定。”
一席席话落,孙策缓缓提出了自身的见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