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皇叔是仁义之主否?(3/5)
因为,自古以来,人心向背永远比城池的防御远远重要。
而刘备身在荆州七载,仁义爱民的名声早已是妇孺皆知。
所谓的“携民渡江”是拿民当挡箭牌,这个黑点无论怎么看都站不住脚。
首先,刘备这是在逃命,不是游山玩水,为何要带着十余万百姓拖累行军速度?
刘备最初的战略是进驻南郡的江陵,以获得此地的军需。
而襄樊与江陵之间路途约莫三四百里左右。
若论正常的急行军,不过三四日便可抵足江陵,又何至于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
要知道,刘备南撤之时,曹军还在南阳境内呢。
若他真的不带丝毫的百姓撤离,等曹操亲抵襄阳在携部追击,岂不是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一方面,荆州十余万百姓并不是刘备征召起来的,而是在一路的逃亡下,陆续加入进来的,诸民众皆信赖他的仁义,而自愿相随。
须知,华夏的乡土观念何其严重,不到迫不得已之际,百姓们又如何会选择背井离乡呢?
此处,亦是再度论证了刘备乃仁义之主。
其三,就更是扯淡了,为了黑而黑。
刘备投靠众诸侯与吕布行径一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