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国顶级战略设计师(2/5)
到那时,刘备军的处境便是被锁死在荆南四郡,除了能够向更南部的交州开拓以外,便只有向东图谋江东之地了。
若周瑜当真要图蜀,刘备会答应吗?
显而易见!
刘备不可能会坐视周郎取蜀地。
但若东吴执意如此,那最坏的结果将是两家兵戎相见,大干一场。
最终结局无外乎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此必然是曹操乐见其成之事。
而孙刘两家战端一旦开启,周瑜想图谋蜀地的计划必然会搁浅。
到那时,反而会令身处南郡的吴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
南面将会不可避免的与刘备军遭遇,北面亦将面对退守至当阳、襄阳以及江夏已北一线的曹军虎视眈眈。
此岂不将是吴军的危机?
单纯从战略大局观来看,周瑜在纵观天下的眼界上的确不如鲁肃远矣!
固然周瑜在统御大军方面的确是杰出的帅才。
但确实在战略大局方面,着实还有许多未考虑到因素在内。
忽略了太多细节,思虑不周。
而在这方面,鲁肃所一直坚持的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便无疑全面细化了许多。
将两家紧张的关系降至最低点尚且不提。
特别是提议孙权借南郡这一举措,可谓是鲁肃的大手笔之一。
将辛辛苦苦浴血拼杀夺来的重镇借与他人,这换做任何人,都难以接受。
但这也正是鲁肃的高明之处。
他以那半个南郡便成功的令孙刘两家真正的消除了矛盾。
借了南郡,刘备有了出兵之地,便不会再大后方对己方虎视眈眈,反而时刻都要花费精力前去防范。
这是第一道好处。
其次,让南郡于刘备,可以令刘备与曹操直接领地接壤。
这时候,身处西线最前线对抗曹军的将不再是吴军,而是刘备集团。
吴军可以借助刘备军抵御西线曹军所带来的军事压力,转而将战略目标径直转向东线。
鲁肃本就是江淮人士,他自然深知淮河流域对于江东之地的重要性。
若能据有淮河流域,吴军则可彻底掌握主动权。
到那时,江东水师将能纵横驰骋于淮河流域的各大支流水系之上,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若是失去了淮河流域的庇护,那不仅仅是主动权丧失那么简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