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八刀蝉与玉猪龙(2/5)
三者区分非常简单,佩蝉顶端有对穿,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含蝉因是用于死人口中压舌,体积较小,不过一寸余长,刀法简单没有穿眼。
另外佩蝉在头部有对钻成“v”形的象鼻眼,用以穿系,便于佩带;冠蝉则于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线固定在帽子上,至于含蝉就不需要穿孔眼,三者是不难区分的。
而这件玉蝉头部无“v”形象鼻眼,反倒腹部是对穿的象鼻眼,完全符合冠蝉的标准,
更令陈松意外的是,寻常玉蝉腹部上的皮纹大多是五到八道,这冠蝉腹部上的皮纹却多达12道,雕工极其规整,线条凝练挺拔,打磨光润,可见其级别之高。
玉质滋润,琢雕精致,纹饰写实,异常逼真,实属在众多汉蝉中出类拔萃的稀见品。
“好家伙,原来是西汉中期的,难怪了。”
陈松看了下蝉头,心中了然。
先不说工艺,单造型来说,这蝉形薄而大,就不是战国时期的,属于西汉,而西汉早期玉蝉外形呈平头形状,中晚期为圆头形,晚期的玉蝉眼珠也多跳出廓外。
这件玉蝉为圆头,眼珠并未跳出廓外,属于典型的汉代中期器物,也只有汉代中期才能将这种简约做到巅峰,至于东汉以后,因殉职制度改革,是不会再有此魅力风格的玉器,哪怕后世有人仿制,也空有其形,毫无神韵可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