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经济与文化(3/5)
企业最后打架还是看谁的人多(钱多),你就算是练了内功,有时候也打不过别人的“野球拳”,邯郸学步的人总是存在的,一些企业家有时候学多了,反而在对敌忘记了自己最拿手的“王八拳”,总想着老师教导的“高招”。
想的多了,反而动作不畅,被人一拳撂倒……
这样的企业家数不胜数,以至于到后来,一些企业家也都对这些课程毫无兴趣。
来上课,只是为了结交人脉而已。
院长虽然邀请了吴奇参加玄武大学的EMBA,也不意味吴奇就本科毕业了。
他还才舍不得这个“金字招牌”,想留着吴奇多待几年呢。
院长的意思是,吴奇可以在玄武大学本硕连读。
这样一共七年的时间,玄武大学商学院都可以有一个“最强在校生”的金字招牌。
现在院长对吴奇的要求就是:有些课你喜欢了,就可以上一上,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来问我。每年考试的时候,你想考就可以去考,而如果不想考,写一篇论文给我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会写论文……可以来找我,讨论一下你的经营理念。
不就是一篇论文吗?
看院长的表情,吴奇觉得,如果自己提出让院长代写,这位院长估计都有可能会答应下来。
吴奇只是选择了几门感兴趣的课程,平时的像是大学英语这类的课程他都不用去了,因此吴奇也多了许多的空闲时间,可以长时间的出现在公司,不再是遥控指挥,而是可以参与公司管理。
星期二,下午底一节课是马哲,吴奇果断的选择“鸽”了它。
宅在自己西桥公寓的家里,开始琢磨自己的那篇期末论文。
咬着笔头,毫无头绪,坐在沙发前,拿起遥控器,吴奇有些烦躁的打开了一台液晶电视。
嗡嗡嗡……
电视的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圆圆的盘子,盘子还被分成了一个个花花绿绿的格子,有点像是万花筒。
吴奇敲了敲脑袋才想起,今天是周二,而周二的时候,电视台是要停台的。
在我国刚开始发展有线电视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中央台一个台。虽然后面各省都陆续建台,但是受限于制作水平,很长一段时间地方台都是在转播的央视节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