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千年水患(4/5)
听皇上这样一说,陈世倌立时觉得身上轻快了不少,微驼的背似乎都直起来一些,他又道;“皇上,河渠海塘与河运海运密不可分。”
“既然交通部下设了相关的清吏司,河道海塘的治理管护如何归属?是维持现状不变,还是移交一些给交通部?”
这是朝廷的又一件大事,也是陈世倌最关心的事,比修建铁路更让他头疼。
水患是困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大问题,不然就不会有大禹治水的典故了。
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别的先放到一边,仅仅是一条黄河,历史上有记载的下游决口泛滥就有一千五百多次,其中较大的改道有二十多次。
人说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而且一年有五汛,一月有凌汛、三月有桃花汛、五月有菜花汛、夏季有伏汛、秋季有秋汛。
这其中最可怕的是如果夏季雨水过多,雨期过长,往往伏汛就会与秋汛叠加到了一起,称为“伏秋大汛”,最是凶险。
一旦河堤决溃发生洪水,往往糜烂数省,几百万、上千万人受灾,无数的百姓殒命于泽国。
不仅庄稼颗粒无收,而且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染疫而亡的人数往往比死于水灾的还多。
更使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真真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很容易成为穷苦百姓揭竿而起的一大诱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