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蠢蠢欲动(3/5)
胡子甘赶忙又嘬了一口茶,仿佛他的口中片刻都不能离了那茶香。
“如果用雷公井的井水泡龙舞茶,那可是包治百病喽?”主上笑盈盈的看着心满意足的胡子甘。
“嗯,对于我和我的乡邻们,那还真的是这样。”
“呵呵呵!胡御史如若染疾,我定然派人取来雷公井的井水和这龙舞茶叶。”
“谢主上!”胡子甘的心和眼回到了十醴香的客房。
在主上面前忘乎所以地回忆令他羞愧无比。他赶紧放下茶杯,正襟危坐。
他今日到十醴香来可不是为了喝茶和忆旧。
“昨日我又和皇上举荐西安为都。我看皇上的意思也很想迁都,只是在西安、汴梁、凤阳三地之中徘徊难决。”
当年朱元璋攻下定远后,谋士冯国用和陶安力荐以集庆路为都。这个看法正与朱元璋的想法不谋而合。
朱元璋认为集庆路处于长江中游,北有长江天堑,地形险要,是他对付上游陈友谅和下游张士诚的最佳地理位置。
十二年后,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登基称帝,国号大明。
后来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发现应天府是作战时期最有力的位置,但作为安定的国都,它有几个重大的弱点。
一是,鞭不及腹。应天府不处在全国的中心位置,而在东南方。这样远离政治中心京都的西部和北部趁机利用山高皇帝远之势兴风作浪,海水群飞。
北元余党屡犯大明边境,尽管朱元璋在西北边关设置了卫所,也常常派出大将讨伐,但远在天边的京都还是对北元缺少震慑力。
二是,不祥之地。东吴、东晋、南朝四朝和南唐都以应天为京都,除了东晋统治了一百零四年,其余都不逾百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