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虚实难断(4/5)
或许独自前往探查才是最佳方案……张翊均心道着,向李商隐轻点下颌,转身跟着陆兴绕过巨幅屏风,进入第二进衙府。
张翊均被带往一间位于第三进衙府的侧堂,有一青袍吏正坐在门口隔间抄写着文书。他见县令亲来,匆忙投笔起身,青袍连带着险些把砚台碰翻。这青袍吏绕过书案,向陆兴弯着腰抄了抄手。
陆兴向张翊均介绍道:“此是鄙县狱曹主簿,兼掌仵作,足下若有何问,皆可问他。”
在与主簿相互叉手称礼后,张翊均忽而注意到陆兴做了个很奇怪的动作:他口中轻咳一声,用手掌心抹了下蓄有短须的下颌。
陆兴转而向张翊均拱手道:“……本县仍有公务在身,须暂离片刻,还望足下见谅!”临走前陆兴还不忘向主簿嘱咐道:“这位先生如有所求,尔尽可能满足……”
“喏!”
与此同时,县狱。
听着何俅滔滔不绝的介绍,王晏灼和李商隐已慢悠悠地将偌大的万年县狱转了大半圈。
说来讽刺,向县尉何俅提出来走访县狱的是王晏灼自己,而他行走其间却自觉尴尬不已——恰有数名关押于此的浮浪花臂是自己先前豢养的,因为打架斗殴关了起来。让王晏灼不时得用袍袖遮脸,生怕被人认出来。
县狱不同于死牢,此二者分设县衙最深一进的东西两角。后者不见天日,有重兵把守,内里阴气逼人,狱中空气浑浊不堪,酸臭味弥漫其间,而且哭喊惨叫此起彼伏。而县狱关押的不过是些小偷小摸待审的刑犯,犯人之间甚至说说笑笑,在此看押的节级、牢头等人也都要轻松很多。
若是平时,李商隐定会敞开笔囊,忍不住将这牢狱之境记下来,甚至还要与宣阳坊的繁华作对比,即兴赋诗一首。而他此刻则面色稍有凝重,方才张翊均在临走时向自己抛过来的视线,在他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最后的那一颔首,竟是何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