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赚钱(2/5)
年轻人找出木匠工具,按照李远山给的样式尺寸做桌椅。李远山进城找郑国庆他老爹郑存颐,打听营业执照的事情。
“我也赞成给你们一些补偿,不过办个体营业执照,这事不好办,没有先例啊。”听了李远山的介绍,郑存颐说道。
“其实我觉得不必限制得这么死。”李远山说出自己的想法,“自从包产到户,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而且牛马这些也多起来了,种地用不了那么多人了。而且随着牛马增多和小农机械的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这部分人,不能就这么绑在土地上,而是要允许他们进城干活生产力才能提高。”
“这是未来的趋势,不过现在城里还有一些年轻人的工作没有解决呢。”郑存颐说道,“生产队富余劳动力,暂时是顾不上了。”
“那就办企业啊。”李远山说道,“比如我们生产队开饭店,就能解决两三个待业青年的就业。你们可以鼓励社员集资以小团体或者生产队、大队这样的集体为单位进城办企业,也可以鼓励待业青年合起来凑钱办企业,单靠国营单位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
虽然李远山的话给郑存颐打开了一扇窗户,但他没有私自做决定,而是准备开会时提出来讨论过后再说。
李远山理解,但要开会讨论,那就有得等了。可开饭店的事情等不得,于是,经过跟杨光丽两口子商量,决定找一个待业青年挂名。
正好,杨光丽前天遇到她的一个女学生,正在家待业。
李远山和杨光丽去见这个女孩,走了五六分钟,杨光丽指着小山脚下的一个房子说道:“那就是黄燕家。”
李远山一看,是一个矮小的瓦房,墙是用沙子铸成的,泛着暗黄色,一看就是多年的老房子,说道:“看来她家日子不好过啊!”
“这也是我介绍她的原因。”杨光丽说道,“她爹去世了,下面还有三个弟妹,她哥也是刚解决的待业青年,工资很低,一家人就靠她妈和他哥的工资养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