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驱虎吞狼(4/5)
身为原本这座天下最大修行者的监正居然面露赞同,轻轻点头。
沉默片刻,他正要化作流光离去,忽然又坐了回来,“忘了问了,你保下李相一家是为何?”
荀郁收敛笑容,平静道:“一码归一码,我是欣赏忠臣的,尤其是他为了大端为了淳化,敢于做这样的事,做完之后还能毫不犹豫地赴死,我就更欣赏他了。可惜啊,这位老人韬光养晦装糊涂了一辈子,不然当个对手应该会很有意思。”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
监正沉吟片刻,忽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荀郁深以为然,“所以,我现在已经在考虑那些事情了。”
“比如?”
“比如至少先将这个朝廷里可用之人搜罗清楚。”
说完他亮出了一张名单,上面分门别类地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名字旁边还有各种记号来区分。
监正的目光扫过,长长一叹,“我一定努力保你活下来。”
“谢谢。”
......
宫城中,御书房的护卫比以前多了不少,还有几个亲信的护卫甚至获准站到了门内。
在这儿端坐着的,还是年轻的大端新帝,太平帝。
曾经那种仿佛从骨子里生出来的儒雅随和消失无踪,经历了前些天地骤变,如今的太平帝,神色阴冷,即使批阅奏章,也不时抬起头目光如鹰鹫一般扫视着房中的其余诸人。
这份警惕和疑心,更是从这间小小的书房,蔓延开去,笼罩住了整个宫城,笼罩住了朝野上下。
数日之内,后宫、前朝,无数乌纱不保,无数人头落地。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宗旨之下,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有一个人,就在这些鲜血中强势崛起。
那就是新任的大端绣衣令。
虽然前后两任绣衣令先后身亡,绣衣使遭受重创,但凭借着刘瑾当年留下来的完备架构,这位自身能力也足够出色的新任绣衣令很快重新搭起了绣衣使衙门的台子。
于是,在太平帝深感威胁的如今,最亲信的他自然承担起了为主子排忧解难的重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