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零章为官之道(3/5)
在后世虽然说宣誓就相当于放屁,可是在这个时代,宣誓,还是有着强大的约束力的。
崇祯又问道:“辽东有三千多座学校吗?”
“应该有吧,具体多少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去查!”
全旭自然也没有说实话,辽东虽然名义上是一镇,也就是一千户百姓,必须建立至少一所小学,这只是规定,有的地方一千多户人未必可以建一座学校,可是很多地方,都是四五千户才有一所学校。
多少座学校,并不代表教育质量多少,比如说金州第一小学,作为金州最早的第一座小学,是在崇祯三年的九月份第一届开始招生,学校占地面积约一百四十余亩,有四百米标准跑道,有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形体室、标本室、图书室、室内篮球室、喷泉、以及名人馆等等,现在这里拥有八十七个教室,五千六百余名学生,三百零五名教职工。
凭借着辽东金州第一小学的规模,完全可以秒杀大明的国子监,当然这只是一座小学,教育方面的质量是没有办法与国子监相比的,毕竟,等级不一样。
金州城不仅仅有公立小学,现在还有一些私立学校,事实上,辽东对于办学的审核要求并不算苛刻。
不过,辽东也有升学考试,而且还是统一试卷,统一录取成绩。以中学为例,辽东最好的中学并不是金州第一州立中学,反而是辽东大学附属中学。
以去年为例,辽东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共计文科、理科共计八千零五十八人,其中考上辽东大学、辽东工业大学、辽东军事学院、辽东矿业大学、辽东医学院以及辽东党校的共计三千四百六十七人,接近一半。
比起辽东大学附属中学,这个学校的硬件和教室质量实在是太高了,整个学校共有二十二个阅览室,共设计座位三千五百余,图书馆藏书七百八十余万册。
当听到七百八十余万册的时候,崇祯开始又酸了。
不得不承认,与辽东相比,大明的很多地方都落后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