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满足县志(4/5)
陈帧很高兴,这几种农作物他是知道的,产量的确高,适应性也强悍,只要农民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这些粮食,那么自己这个县就不会有饿死的人,进而变得非常富裕,自己也将在县志上青史留名。
“只要不发生大的灾害,丰收已经成为定居,明年不用推广,农民都会争相种植新作物,到时候咱们会在县志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陈帧说。
朱武笑道:“哈哈哈,陈县令就那么满足于一个县志吗?哥哥的舰队曾经到达过万里之外,那里有更加广阔的土地,更辽阔的平原。只要咱们紧紧跟随哥哥的步伐,那就不单单是县志了。”
朱武说的很含蓄,陈帧听得懂,他是个读书人,但是并非情商低的人,去海外啥意思,那是开疆拓土,开疆拓土是什么人做的,那是旷世明主做的,泱泱华夏,能开疆拓土的无非就那么几个,秦始皇算一个,汉武帝算一个,唐太宗算一个。至于本朝赵官家,还是算了吧,只能算是地方割据,偏安一隅而已北有辽金,西有西夏回鹘,南有大理百越。
陈帧点点头,说:“咱们共同努力,争取三年时间,把这山区变成一个巨大的粮草库。藏粮于地,藏粮于民,哥哥这招实在高明,比什么挖洞建粮仓强太多了。”
土豆单纯用于食用,玉米则不同,食用的同时,秸秆还是重要的牛羊饲料。山区虽然马很少,但是有毛驴、牛、骡子和大量的山羊、绵羊。
这些牲口是需要大量草的,夏秋季节,外界草非常的多,不需要吃秸秆。但是漫长的冬季有三个来月,外面草都枯黄了,而且虎狼也容易为害,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草料了,玉米秸秆、红薯秧开始发挥作用了。
穷困的农户,家里没有大牲口,但是再怎么差也得养几只羊。养羊可不仅仅是以草换肉那么简单。羊粪是优良的肥料,能够改良土壤,使农作物增产。而且跟牛相比,山羊的繁殖速度要快好几倍,一胎少则两只,多则三四只。一头小羊六七个月就可以进行再次繁殖,所以玉米秸秆、红薯秧子的作用是巨大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