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庄主当兵(1/5)
扈家庄、李家庄、祝家庄三家大商行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程知府要大力发展养猪,这三家种猪资源最多。
扈家庄拥有成年繁殖猪一千余头,这个数量可太巨大。只要生下来小猪不劁猪。每个月最少有五百余头繁殖用销售给农户。
其中六成都是卖的,四成采取的是赊销模式,四成赊销中除了极个别因为疾病损失没钱付款之外,大部分都是很稳的把钱付了。
阳谷县,李家窝村。
李老四是个中年男人,命苦的中年男人。上面有父母体弱多病,下面有儿子二十了也没钱出彩礼娶媳妇。
早晨吃饭,媳妇潦草的吃完高粱米粥,看了看老四那满脸褶子的脸,说:“儿子都二十了,再过几年就不好娶媳妇了,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李老四不耐烦的说:“你这个老娘们叨叨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没彩礼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咱儿子。”
“咱们以前不是养过猪啊,现在官府让种的红薯产量很高,很适合用来喂猪。咱家十亩山地,怎么也能产几万斤的红薯,买几头母猪养着,说不定明年能赚大钱。”媳妇说。
李老四翻了媳妇一个大白眼,说:“家里还有几十个大子,拿什么去买。”
“我听人说了,扈家庄商行可以赊。一分钱不用出,一年后卖猪的时候交钱,就是比平常贵了三成。一头四十斤的猪四百文钱,明年冬天给才五百二十文,咱们去弄四头猪吧,一共才两贯多钱。我盘算了,养的好,四头猪可以生二十头,到明年年底少说能卖二十贯。”媳妇说。
“能靠谱吗?”李老四有些不敢详细。
“官府都说了,那能不靠谱吗,再说了猪都领到咱们家,咱们有什么害怕的。程知府那可是少有的青天。”媳妇说。
“到时候怕猪不好卖啊。”老四担心的说。
媳妇说:“我也想过,如果真不好卖,到时候咱拿十头猪给娃做彩礼也能说媳妇。”
十头猪做彩礼,的确很重了,找媳妇没问题。
李老四一咬牙,一跺脚,说:“干了,与其这样受穷,不如拼一把。”
当即李老四拿着户籍册去了商行,可是很快就回来了。
“当家的,你怎么又回来了。”媳妇问。
“人家说让媳妇也过去,要先给你培训三天才发放,担心直接发放了养活不好。”李老四说。
媳妇说:“你看人家这多负责,怕咱们养不好,还给培训,走走,过去培训去。”
赊销模式农户要多花三成的钱,可是可以享受技术指导、风险共担等政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