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办实业(4/5)
办理寄售业务,打开销路。考核鉴定厂矿企业,好者给以奖励。
一九零五年评定模范工厂二十七家,一九零六年五十八家,颁发金奖牌三十八枚,银奖牌四十七枚。
还派人带领工徒前往湖北制麻局学习织造技术,赴江西景德镇学习制瓷,到日本考察造纸,织布工艺。……
袁世凯通过直隶工艺总局的积极努力,对天津和直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兴办起了一批企业。天津市区一九零四年到一九零九年间,开办的工厂有三十三家,一九零三至一九零七年的四年多时间里,直隶一百五十多个府、州、县,开办工艺局、所、厂的达八十五处,资本总额库平银四十二万余两。
较大的企业,有机器造币有限公司、万益有限公司(织造毡呢等)、电灯有限公司、济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北洋劝业铁厂、实业工艺厂、北洋烟草有限公司和有当时名气很大的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二十余万,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建材企业。
在实业方面,袁世凯较大手笔还有滦州媒矿的兴办。
在袁世凯的任内,直隶民族工业还是得到了一定发展的。
袁世凯认为:“非讲求地利,振兴农务,不足资生计而裕度之。”因此,他在直隶总督的任内,也是很重视农业的,特别是植树造林。
在他的主持下,一九零二年在保定创立农务局和农事试作场。购买农业机器,聘请日本人楠原正三指导种植。
农务局附设农业学堂,主要教授蚕桑种植和糖、酒的生产。保定郊区二百多万株桑秧和小站四百余顷稻田,也归农务局经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