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首届内阁(1/5)
踌躇满志的袁世凯用浓重的河南口音,宣读了如下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渐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禅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勿逾。埃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捆,哲告同胞。”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就着手组织政.府。经袁世凯提议,参议院通过,唐绍仪当选为内.阁.总.理。
唐绍仪在袁世凯驻节朝鲜时就追随袁世凯,深得袁世凯的信任。在任南北和谈代表时,和南方的主要人士有广泛的接触,能够被各方所接受。他留过洋,思想前卫,真心主张共和。为取信南方的革命党人,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
在组织政.府时,袁世凯曾致电孙.中.山:“建造伊始,予才短年衰,非赖群策群力,匡其不逮,难以膺此重任。南京政.府.募僚济济,良材之多,盛称一时,概行留用,借资臂助,请代予挽驾。”
南京临时政.府就要完成使命了,肯定是人心惶惶,前路茫茫。袁世凯的这一电文,一方面有安定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袁世凯求才若渴的胸怀。
当然,说是说,做是做,真到了用人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内阁中的陆军总长的人选,南方革命党极力主张由黄兴担任。在袁世凯心里,革命党人,终究不是自己人,甚至是外人,这样重要的位置,怎么能给革命党呢?袁世凯必须用自己人,坚持由段祺瑞出任此职。
仅此一职,双方就争论十多天各不相让。一直争到了月底,唐绍仪的内阁方才出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