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劝退(4/5)
六、除国务员外,文武官吏均照旧供职,但关于军队驻地,须接受护国军都督的指令。
这六个条件和袁的六个条件相比,相差两极,找不到共同点。
所谓漫天要价,说归说,做归做。袁世凯的日子不好过,护国军方面也很难。
当时,滇、黔均属于贫困地区,护国军无论在兵力、武器、钱粮方面的补给,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也就是说,不但袁世凯希望和谈,护国军也有和谈的愿望。如果通过和谈能实现倒袁的目标,何乐而不为。
在全面性性议和条件差距太大,很难坐下来谈的情况下,袁世凯和徐世昌便仿照辛亥年的前例,把停战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两个方面。全国性的谈和由冯国璋居中斡旋,局部地方的和谈则由四川将军陈宦和蔡锷直接接洽。
蔡锷和陈宦在私交上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早有密使密函来往,区域性的停战倒是很快取得进展。
对于全国性的和谈,护国军方面咬得很死,先决条件是袁世凯下台。这当然是袁世凯不能接受的,因此一直处于僵局。
但是,对于护国军方面倒袁的主张,作为政.府方面“居中斡旋”的冯国璋,内心是赞同的,甚至是说出他的心声。
四月中旬,冯国璋有两份重要电报给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