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倒黎大潮(2/5)
官场上,一般说来,人总是上容易,下是很难的,常说的一句是能上不能下。每个人又差不多都有个弱点,就是对自己总是估计过高,而自知之明是需要很高的素质的。就是说,出局之人很少有人认为是自己不行才下来的,都觉得是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如果丢了官是个人自己的事,会有谁站出来打抱这个不平呢?都是要把自己装扮成是为了大家,总要给自己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因为自己是属于什么党,或者干脆说是旧势力对革命党的清算和复辟,这是最有动员力的口号。
每个人在投身某项活动或者事业时,一般都是要有自己的个人目的,个人诉求,只是很多人是不承认的。总要打出为别人或为大家的旗号,总要为自己穿上漂亮的外衣,这实在没什么奇怪。
总而言之,因为黎元洪搞军民分治,他与会党间的矛盾更加剧烈。更让黎元洪想不到的是,会在他的一亩三分地,掀起一浪接一浪的倒黎大潮。
我们前边讲到过的群英会事件,其实也是这一类的事件,只是那一次,矛盾都集中到了孙武身上,孙武为黎元洪档了子弹。
同盟会员祝制六,湖北荆门人,原文学社骨干,日知会员。武昌起义时任四十二标代表,在光复汉阳中做出过突出贡献。
当他在警察学校监学职位上被解职后,心怀不满。便和同盟会员江光国、滕亚钢等,秘密联系,组织改良政治团。
他们设立秘密机关,试图推翻军政.府,推翻黎元洪,进行三次革命。(一次革命是武昌首义,二次革命是群英会事件)
祝制六等原计划七月八日起事,后又推到十六日。因为这一天下大暴雨,没能发动。
十七日内部人员李忠义到黎元洪处告密,黎元洪立即派出卫队突然闯入阅马场的同盟会事务所。搜出檄文、布告、文书、名册、徽章、令旗、传单、愿书等证据,随即将江光国、滕亚纲二人逮捕,交军法局审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