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1/5)
七月十四日,黎元洪下令惩治帝制祸首:“自变更国体之议起,全国扰攘,几陷沦亡。始祸诸人,实尸其咎。杨度、孙毓筠、顾鳌、梁士诒、夏寿田、朱启钤、周自齐、薛大可均拿交法庭,详确讯鞠,……余悉从宽免。”
护国军方面提出的惩治帝制祸首是十三人,即所谓的“六君子”和“七凶”,合称十三太保。经各方讨价还价,黎元洪中间调和,最后定为以上八人。
此前的六月十日,黎元洪已下令撤销了袁世凯搞的那个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加上恢复旧《约法》和国会及惩治帝制祸首,这也被称做黎元洪上任大总统三把火,大得人心。
恢复旧了《约法》和国会,惩治了帝制祸首,护国的目标已基本达成。不久,唐继尧、岑春煊、梁启超、刘显世、陆荣廷、陈炳焜、吕公望、蔡锷、李烈钧、戴戡、刘存厚、罗佩金、李鼎新等联合通电撤销西南军务院,声明国家一切政务,静听元首、政.府和国会主持。
国内矛盾缓和,南北也初步达成了统一,人们对国家的前途满怀期待。
黎元洪和段祺瑞,一个是总统,一个是国务总.理,这两个人的组合真的很不错。前面说过,当时的中国,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是北洋军,虽然,袁世凯死后,北洋系有些群龙无首,但段祺瑞基本上还是能够掌控的。而黎元洪在当时,即使没有能力把各方完全的凝聚起来,但还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协调各方面关系的。
这两个人,个人品质都不错,也都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历史给了这饱经苦难的国家以机会,假如黎元洪和段祺瑞能够精诚合作,假如总统和国务总理能够形成合力,只可惜这两个人根本搞不到一起。
有人说,在袁世凯时期,内阁的责任制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像袁世凯那样的死死地把什么权力都抓在手中的总统,内阁的责任制当然无法实现。到了黎元洪当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时,内阁的责任制是真的实现了,只是过了头。
段祺瑞这个总理和总统黎元洪的关系不睦,既有近因也有远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