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扬眉吐气的陆徵祥(2/5)
但是,陆徵祥本人心里并不好过,可以说签《二十一条》一直是他的痛。这一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总算使他扬眉吐气一次。
现在,我们回头再说南北第二次和谈。
和谈除了地点、人数、名称问题难以解决外,还有两个大难题,一个是陕西省停战问题,一个是段祺瑞主持的参战军的存废问题。
关于陕西问题是由陈树藩引发。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六月七日,陈树藩即通电全国,取消陕西独立,吹捧袁世凯为"中华共戴之尊,民国不祧之祖"。
段祺瑞对陈树藩也大加赞赏。六月十日,段祺瑞发出命令,委任陈树藩为将军府汉武将军,七月,正式任命陈树藩为陕西督军。自此,陈树藩投向段祺瑞,成为北洋皖系的得力干将。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后,提出各省"军民分治",任命老同盟会员、云南腾越人李根源为陕西省长,段祺瑞暗中授意陈树藩发动陕人反对李根源赴陕。
先是指使旅京陕西同乡会中的陕南老乡请愿,反对李根源任省长;接着又操纵陕西省议会致函黎元洪,不欢迎李根源来陕。
两计不成,李根源入陕就任省长之后,陈树藩处处与李根源作对,并派亲信监视李根源的行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