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群雄逐鹿(2/5)
宣誓“以至诚至敬,尊奉合肥段上将军祺瑞、中.山孙先生文为领导国家根本人,何日见此二老共践尊位,发号司令,树铮即当束身司败,俾听质讯。”
这个不伦不类的组织,应该是根据徐树铮所著《建国诠真》一书设立的。
徐树铮的《建国诠真》,大体与民初约法一脉相承。最大的特点就是总结了民初局势和大背景提出了“加权的责任内阁制”。这个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肯定国会、总统地位的同时,提出给内阁更多的权力而相机行事。
这个提法跟当时的大背景府院之争有关。袁世凯死后,北洋系群龙无首,很多人提出推举有威望的人当虚位总统,有实力的人实际把持内阁。
但北洋系是一个割裂的松散联盟,不在位的实力派往往会利用总统制约内阁,时常爆发府院之争,徐树铮就是第一波内阁——皖系内阁的核心人物。
这本书写于皖系被直系拱翻之后。徐树铮在这本《建国诠真》中提出的加权内阁概念,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被拱翻后的不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清醒地认识到了受国会和总统制约,内阁权力不大,确实很难履行责任。
十月三日,小徐电劝李厚基辞职离闽,限于五日以前答复。
同日,王永泉已和退入福建的北伐军许崇智商量决定,两部联合进攻福州。
许部担任左路由建瓯进攻古田,王部担任右路由樟湖坂进攻水口。
福州大为震动。李厚基勒令商会筹饷五十万元。福州发生挤兑风潮,官吏眷属纷纷避难,离开福州。
六日,许崇智部占领古田,会合王永泉旅进攻水口。并派黄大伟,李福林两部由古田经大湖向福州推进。孙本戎旅由大湖向白沙推进,包抄水口后路,并截断水口、福州间的交通线。
九日,李厚基派他的表弟,警务处长史廷飏率领留省部队开赴水口增援。
十二日,许、王两部占领水口,闽方唐国谟旅向福安、闽清方面退却。李福林、黄大伟两部遂乘虚由甘源里进至洪山桥,前锋由王懋功率领,轻骑进入福州。
李厚基先跑到台湾银行,随后又逃上海军军舰。
海军在萨镇冰指挥下,将李部缴械,并将李厚基软禁在马尾海容军舰上,逼迫李交出他在福州搜刮到的财富。
十三日,闽方史廷飏部从白沙败退下来,曾向福州城发动反。,李、黄两部因人数不多,仓皇退走。幸好孙本戎部由白沙衔尾追击史廷飏,李、黄两部回师应战,史廷飏腹背遇敌,所部三千余人遂缴械投降。
李厚基垮台后,福州各团体遂提出“闽人治闽”的口号。推举萨镇冰为临时省长,并通电拒绝“客军人闽”,阻止南北两军在福建境内作战。
萨镇冰和海军本是站在北京政.府一方,可是这次驱李战争中却帮助了南方的北伐军。不过他却不肯脱离北方。
而直系也想利用海军来驱逐北伐军,授意北京政.府于十月十五日任命萨镇冰为福建省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