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405章 八股文(3/5)

目录

又一次,蔡元培借了记述东周战国历史的《战国策》来看,王先生又说不能看,他的理由是,如果在考秀才的时候,把《战国策》一类书中的词句典故用在文章里,一定不会被考官容许。

这倒真是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原因在于,在当时的老师看来,这些书都是杂书,于学无益。

当时平民出身的普通读书人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取得功名,跻身体制内,取得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而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形式被限定为八股文,同时,八股文的内容则完全限定在儒家的“四书”“五经”之内。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先生对学生读书范围要做这么严格的限定了。

八股文最初是古代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可以说是经过前辈的杰出文人总结出来的一种优秀的文章格式。把它应用在科举考试中,本质上是一种考试形式的规范化,也是科举制度中对公平原则的落实。这有点儿类似于书法中的“馆阁体”。

八股文是指写文章要由八个部分组成: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举个例子,是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的一篇名为《百年姓足,孰与不足》语出《论语?颜渊》的八股文,称得上是典范之作:

破题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起讲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闾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田野之间,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

入题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苏默儿杨瑾 桃花小娘子 超级王者萧阳 锦绣之重生嫡妃狠绝色 王爷,王妃又去种田了 快穿之驾临世界至巅 穿越连环世界 重生医妃无限宠沐青影唐逸 大佬的储备粮计划 柯学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