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加入暗杀团(4/5)
蔡元培不顾个人安危,每月都到监狱去探望邹容和章太炎。邹容在监狱病死,悲痛的蔡元培积极参与办理他的丧事、举行追悼大会。
必须指出的是,《苏报》案在对人的查办上还是很宽容的。在结案过程中仅以文字为根据,就可以使涉案人员大大减少。而因为在定案中有一句“不涉孑民”,而使蔡元培能够幸免于难。如果说两江总督魏光寿面对革命活动“行同聋聩”还属某种疏忽,但奉命赴沪查办此案的江苏候补道俞明震,则明显的力求大事化小,网开一面。
王朝末路,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人,总是极少数。
那时,有个叫沈荩的爱国志士因发布清廷和俄国人勾结的消息,被清廷逮捕,用竹鞭打得全身血肉横飞,最后刽子手用绳索将其勒死。
消息传出,上海的革命志士异常悲愤,在愚园举行追悼会。蔡元培当众演说,痛骂清朝廷政治暴虐、蔑视人权,听众闻言而感,全都流下了热泪。
但是,与同时代的革命党人相比,蔡元培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当民族革命被推向最高潮时,“誓杀尽鞑虏,流血满地球”的激烈言论成了革命党人中的一种主旋律,尤以邹容的《革命军》为代表。就在这时,蔡元培在《苏报》上发表了《释仇满》一文,对民族革命的狂热主张提出批评。
他在文中言道:“满人之血统久已与汉族混合,其语言及文字,亦已为汉语汉文所淘汰。所可为满人标识者,惟其世袭爵位及不营实业而坐食之特权耳。苟满人自觉,能放弃其特权,则汉人决无仇杀满人之必要。”
他甚至深刻指出:“近日纷纷仇满之论,皆政略之争,而非种族之争。”批评那种“无满不仇,无汉不亲;事之有利于满人者,虽善亦恶;事之有利于汉人者,虽凶亦吉”是狭隘偏执的“种族之见”。坚信“世运所趋,非以多数幸福为目的者,无成立之理;凡少数特权,未有不摧败者……民权之趋势,若决江河,沛然莫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