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490章 康奈尔大学(2/5)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共商建国大计。此后,他热忱参加新政权的建设,尤其在科学教育事业方面,继续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历任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科联常务委员,上海市科联主任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科技图书馆馆长和上海图书馆馆长等职。

任鸿隽知识渊博,著述宏富,一生撰写论文、专著和译著300多篇(部),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化学、物理、生物、教育、政治、文学、科学思想、科学组织管理和科技史研究等多方面。他的学术思想和对科学事业的开拓精神,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视。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1914年考取清华留美学额后赴美,先后在美国瓦萨学院 、芝加哥大学学习西洋史、西洋文学,分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西洋史。1920年9月27日与任鸿隽结婚。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国立东南大学、四川大学。

著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 《衡哲散文集》、《文艺复兴史》、《西洋史》及《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76年去世;她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有“一代才女”之称。

任鸿隽认为,中国的地理形势同美国相似,其不能强盛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先进的科学。1914年6月,他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文章说,自清末以来,吾国虽有数千博士硕士进士翰林,却不过是饰己炫人,为利而学而已,致使中国根本没有一个“为学而学”的学界,这是国家长期衰弱,国人“非愚则谀”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盛衰强弱,与学界之有无成正比。他呼吁:要建立学界,增进知识,懂得科学。其实,这样的观点,在那时,几乎是留美青年所皆有的同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苏默儿杨瑾 桃花小娘子 超级王者萧阳 锦绣之重生嫡妃狠绝色 王爷,王妃又去种田了 快穿之驾临世界至巅 穿越连环世界 重生医妃无限宠沐青影唐逸 大佬的储备粮计划 柯学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