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第509章 初到北大(3/5)

目录

刚到北大的胡适,虽然由于提倡文学革命而声誉鹊起,但要在国内的最高学府站住脚跟,却并非易事。当时的北京大学是以浙江人为主的留学日本的章太炎弟子的天下。从旧学方面讲,太炎弟子们大多有所专攻,非胡适所能及。胡适到北大,很大程度是由于陈独秀向蔡元培的举荐,两人在文学革命上的共同主张是陈独秀举荐胡适的主要原因,但同为安徽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胡适到北大首先面对的不是北大教授们学术上的压力,而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北大的学生信服满意。

据当年北大学生回忆,胡适到北大后不久,曾在大礼堂讲墨学,“反应不甚良好”。而初到北大的胡适,偏偏要讲中国哲学史,这难免引起学生的怀疑:“他是一个美国新回来的留学生,如何能到北京大学里来讲中国的东西?”当年的北大学生顾颉刚也是抱着这种想法去听胡适的课的。

本书第三卷有这样一段话:

胡适在北大登台讲课的头一天晚上,蔡元培来到胡适家。起初胡适不晓得蔡元培的来意,一个劲地说东说西,蔡元培只是耐心地倾听着。

后来,胡适意识到有点诧异,于是想停下来问蔡元培找他有何事。还没等胡适开口,蔡元培就起身告辞。

走到门外时,蔡元培忽然在黑暗中停住,对胡适说:“我聘你到北大来,就是信任你。”说完这话蔡元培就走了。

胡适在原地站了一会,终于明白原来蔡校长是来给他打气鼓劲来了。想到这,胡适的眼睛湿润了。于是他回到室内,将第二天要讲的课又温习了一遍。

之前开这门课的是陈汉章,他学问渊博,但过于迷信古书材料,从伏羲开讲,讲了一年才讲到《尚书?洪范》。胡适则不同,他新编的讲义,第一章名为“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用他认为可靠的《诗经》作为时代说明,抛开尧舜夏商,直接从周宣王讲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苏默儿杨瑾 桃花小娘子 超级王者萧阳 锦绣之重生嫡妃狠绝色 王爷,王妃又去种田了 快穿之驾临世界至巅 穿越连环世界 重生医妃无限宠沐青影唐逸 大佬的储备粮计划 柯学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