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2/5)
泰戈尔应北京大学之邀来华讲学并访问。1924年4月12日他抵达上海,23日乘火车抵达北京前门车站,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辜鸿铭等前往车站迎接,遂下榻北京饭店。
5月1日晚,泰戈尔为清华师生做了演讲,地点在大礼堂,徐志摩担任翻译。泰戈尔凭自己敏捷的才思、真挚的情感,让清华师生大饱耳福。他表示自己到中国“如归故乡,至为愉快……华人审美之观念极深,虽极微细之物,均含有美术,是以多处均感其美。”
首次演讲,泰戈尔并没有准备,一气呵成、诗意盎然,带给人强大的精神触动。他在演讲中歌颂美与纯真,呼吁清华同学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
5月3日晚,清华学校学生会召开全体学生大会,欢迎泰戈尔。当泰戈尔步入大礼堂时,全体同学起立致敬。落座后,首先由学生会干事部主.席致开会辞。接着,同学们唱校歌。会上,同学们还表演哑剧、国乐、昆曲等节目。泰戈尔对国乐表现出浓厚兴趣,一曲完毕后,意犹未尽,又请同学们加奏了一曲。
此后的几天时间,泰戈尔多次接受了同学们的采访。同学们不但领略了泰戈尔的诗人和哲人的风采,还就很多社会、人生问题,与泰戈尔进行了交流。
在京期间,泰戈尔曾到法源寺观赏丁香,到小汤山感受汤泉沐浴,到故宫游览,在史家胡同拜会各界名流,在开明戏院看梅兰芳的京剧《洛神》。
泰戈尔回国后,于1925年将在华演讲结集出版,名为《在中国的谈话》。其中第三部分“与学生的谈话”,主要是他在清华学校的讲演,反映出诗人对美丽的清华园、对热情好客的清华师生深刻的印象。
泰戈尔在华期间,胡适与其常有接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