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独立评论(2/5)
有的文章作者,不赞成共.产.党用兵力来革命,却也利用回乡机会,查访和向与共.产.党确无关系的人打听共.军和“剿.共”的情况,向读者报告某些实际情形,如国民党地方政府如何“借口剿共防匪可以无限制的加征”钱粮;国民党官军如何“骚扰或叨扰”百姓;以及“剿.共军队愈多,共.军势力必日大一日,因为政.府派往剿匪的军队把枪械卖给他们”;共产主义对贫苦老百姓,“真所谓暗室明灯”,“势必如燎原之火”。 如此而发出“独立”的声音。
胡适的有些文章,在赞扬近代中国为了各种革命慷慨杀身的志士时,甚至也一并赞扬那些为“共.产革命而死的无数青年”,认为“他们慷慨献身去经营的目标,比起东林诸君子的目标来,其伟大真不可比例了”,他们为的是“全民族的解放,整个国家的自由平等,或他们所梦想的全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胡适也并不讳言“苏俄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并说“苏俄的伟大的试验,在这两年之中,也逐渐得着了世人的承认与了解”。
作为这个政府的财务委员,做为被蒋介石很高看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不能不佩服他的勇气,也不能不佩服他们的独立精神。
对于国民党蒋介石,《独立评论》一班人的基本倾向,是同情和支持,但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傅斯年曾说:“国民党固曾为民国之明星者若干年;而以自身组织紊乱之故,致有今日拿不起放不下之形势。……国民党诚然太对不起国民,……我们这专心同情于国民党及其前身20多年的人最伤心,今日诚有哑子吃黄连的苦处。”
必须承认,《独立评论》做为杂志还是很成功的。
全年只出50期,逢周日出版。每期定价洋4分,预定全年50期加邮费共1元6角,半年9角。国外全年加邮费1元4角,香港澳门加8角。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