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丰亨豫大太平景 云诡波谲南昌惊(1/5)
孙京似乎是畏惧其父,带朱厚熜三人入了孙府别苑竹楼,便匆匆告罪离开了。
朱厚熜虽是初次登门拜访,好在这位前户部尚书孙交,乃是王府常客,也不显得生疏。
行至竹楼前时,薛侃郑重的自怀中掏出一封手书,双手奉给孙交。
见此情景,朱厚熜也不好喧哗,与在座三人施过礼,便默不作声的坐下了孙交下首处。
烛光摇曳,灯火缱绻。
孙交俯身凑近烛火,把薛侃递来的书信看了一遍。随着纸业的翻动,孙交脸上笑意收敛,神色逐渐严肃起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一时间,竹楼四周安静下来,只余烛火闪动,偶尔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竹案上首,孙交凝眉不语,余珊自顾自的斟茶自饮,薛侃正襟危坐,目不转睛的盯着孙交。
朱厚熜,同样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初在智脑上读到六月丙子宸濠之乱时,也令黄锦在智脑《明实录》《继事纪闻》等书中细细查过。
袁先生所说的“箭在弦上”固然没错,然而促使宁王叛乱的诱因,却远在庙堂之高远。
在朱厚熜看来,说到底不过是一系列权臣、佞臣争权的结果罢了。
御史熊兰,江西南昌人,其父为宁王朱宸濠所拘,故而深恨之。又听闻宁王欲遣南昌儒生颂其孝行,递呈巡抚、巡按官,以达天听,降敕褒奖。
熊兰愤恨之下,与在东厂当差的同乡人谢仪密谋,求提督东厂太监张锐为内助,言说:宁王必反,将累公,何不早附张忠、江彬,禁治宁王为自全计也。
恰逢内阁阁臣杨廷和,意欲再次革除宁王府护卫,顺水推舟之下,授意御史萧淮,上疏宁王诸多不轨之行。
又欲仿效宣宗当年告诫赵王朱高燧的旧例,派遣亲近大臣带前往告诫,并收回其卫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