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丰亨豫大太平景 云诡波谲南昌惊(3/5)
言语着,孙交郑重的将手书收入袖中,“此后德成兄一连密疏七封,言宁王必反,均石沉大海。”
一言出,诸人皆是陷入沉默之中。
此时,朱厚熜心绪同样是波澜乍起。
他自幼生活在安陆兴府之中,所见是海晏河清,时和岁丰;
所闻是歌舞升平,丰亨豫大。
何曾想过,便是在这盛世之中,江西一省之地,竟是云诡波谲,言路阻断,已然是一片法外之地。
作为饮醇酒近妇人的藩王世子,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可在经历了智脑之事后,他的心态在悄无声息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恰似春雨润物而无声,如今朱厚熜只觉满心沉重,难以言表。
许久,余珊长叹一声,颇为苦涩道:“常闻宁王有逆心,结中官幸臣,日夜诇中朝事。孙中丞到任之前,江西巡抚王哲暴死,董杰代之,仅八月亦死。如今看来,孙中丞,以是危如累卵了,南昌局势,依然糜烂败坏如斯。”
余珊长叹,朱厚熜想起孙交所问,又思及先前薛侃所言《郁洲集》。
据薛侃所言,此《郁洲集》乃是光禄大夫、左柱国梁阁老所著。电光火石间,朱厚熜回忆起了智脑《明实录》上的一句话:正德四年丁酉,加掌詹事府事、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梁储太子少保,改南京吏部尚书。
而据他所知,孙交在正德五年,恶了吏部尚书张彩之后,亦曾调任南京吏部右侍郎。
方才,朱厚熜还在疑惑,身处险境且危如累卵的堂堂巡抚,为何会写手书于致仕的前户部尚书?如今想到了此节,一切疑虑茅塞顿开。
竹楼前,暮色浮动,暖风徐徐。
朱厚熜清朗略带稚气的话音,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晚辈斗胆猜测,孙中丞拖《郁洲集》之名,意在指梁阁老。手书于九峰先生,却是因昔年九峰先生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而梁阁老乃南京吏部尚书,当有几分香火情意可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