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人性本恶说韩非(5/5)
世子虽读书经年,四书五经俱有涉猎,可距离知礼、明义,乃至于行道,尚有一段距离。
儒学之道,更是在两可之间。
骤然读法家之学,于世子而言,是祸非福。
可如今,千岁猝然升遐,世子尚在冲龄,若欲担起兴府重担,如何能不习法家之言?
良久,神色蓦的一暗,袁宗皋终是艰难开口道:“恶之大者,如党锢、如外戚、如阉宦,如奸邪,眉上而欺下,祸乱朝纲,为祸寰宇,致使生民受累,重则天下板荡,龙蛇起陆!
恶之小者,乡野之间,尚有田地、引水之争,以至于械斗屡禁不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也。”
“可是”
探手虚扶,袁宗皋止住朱厚熜将欲脱口的言语,肃然道:“既然粗读《韩非》,当知在《韩非子奸劫弑臣》里有言: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此便是趋利避害。”
眼见朱厚熜沉默下来,若有所思,袁宗皋索性不再迟疑。
恍惚间,堆积于胸腔、深藏于腹中的言语,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云: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
“《韩非子·备内》云: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如此,世子可知人性本恶乎?”